服務熱線
18611095289
血清中沉淀物的出現有許多原因,但zui普遍的原因是由于血清中脂蛋白的變性造成的;而血纖維蛋白(形成凝血的蛋白之一)在血清解凍后,也會存在于血清中,亦是造成血清沉淀物的主要原因之一。但這些絮狀沉淀物,并不影響血清本身的質量。
若您欲去除這些絮狀沉淀物,可以將血清分裝至無菌離心管中,以400g稍微離心,上清液即可接著加入培養基內一起過濾。我們不建議您以過濾的方法去除這些絮狀沉淀物,因為它可能會阻塞您的過濾膜。
支原體污染的來源包括工作環境的污染、操作者本身的污染(某些支原體在人體是正常菌群)、培養基的污染、被污染細胞造成的交叉污染、實驗器材的污染、制備細胞的原始組織或器官的污染,等等。
體外生長的細胞對微生物及一些有害有毒物質沒有抵抗能力,因此培養基應達到無化學物質污染、無微生物污染(如細菌、真菌、支原體、病毒等)、無其他對細胞產生損傷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質污染(如抗體、補體)。對于天然培養基,污染主要來源于取材過程及生物材料本身,應當嚴格選材,嚴格操作。對于合成培養基,污染主要來源于配制過程,配制所用的水,器皿應十分潔凈,配制后應嚴格過濾除菌。
由于體外培養細胞自身沒有抵抗污染的能力,而且培養基中的抗生素抗污染能力有限,因而培養細胞一旦發生污染多數將無法挽回。支原體污染后,因為它們不會使細胞死亡可以與細胞長期共存,培養基一般不發生渾濁,細胞無明顯變化,外觀上給人以正常感覺,實則細胞手到多方面潛在影響,如引起細胞變形,影響DNA合成,抑制細胞生長等。
組織細胞培養工作中,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預防支原體的污染:控制環境污染;嚴格實驗操作;細胞培養基和器材要保證無菌;在細胞培養基沖加入適量的抗生素。
抗生素主要用于消毒培養液,是培養過程中預防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手段,也是微生物污染不嚴重時的“急救”方法。不同抗生素殺滅微生物不同,應根據需要選擇。
在細胞培養過程中如果發現破碎的細胞甚多,培養細胞需要頻繁改善營養環境才能支持長期傳代培養時,應該懷疑支原體污染。支原體污染難以觀察特殊的外觀變化,培養液也不渾濁。
支原體污染細胞后,特別是重要的細胞株,有必要清除支原體,常用方法有:抗生素處理、抗血清處理、抗生素加抗血清和補體聯合處理。要注意的是:支原體沒有細胞壁,故作用于細胞壁生物合成的抗生素,如內酰胺類、萬古霉素等是不敏感的;對多粘菌素、利福平、磺胺藥物普遍耐火物品。對支原體zui有抑制活性抗生素是四環素類、大環內酯類等,氨基糖苷類、氯霉素對支原體有較小的抑制作用。必要時更換所有培養用物。通常,濾過除菌的方法對支原體是沒有作用的。
不能。血清是細胞培養上一個極為重要的營養來源,所以血清的種類和品質對于細胞的生長會產生極大的影響。來自不同物種的血清,在一些物質或分子的量或內容物上都有所不同,血清使用錯誤常會造成細胞無法存活。
5 何謂FBS, FCS, CS, HS ?
FBS (fetal bovine serum) 和FCS (fetal calf serum) 是相同的意思, 兩者都是指胎牛血清, FCS 乃錯誤的使用字眼, 請不要再使用。CS (calf serum) 則是指小牛血清。HS (horseserum) 則是指馬血清。
6 培養細胞時應使用5 % 或10% CO2?或根本沒有影響?
一般培養基中大都使用HCO3-/CO32-/H+ 作為pH 的緩沖系統, 而培養基中NaHCO3 的含量將決定細胞培養時應使用的CO2 濃度。當培養基中NaHCO3 含量為每公升3.7 g 時,細胞培養時應使用10 % CO2;當培養基中NaHCO3 為每公升1.5 g 時, 則應使用5 % CO2 培養細胞。
7.Hank's 平衡鹽溶液(HBS)要在空氣中使用,不需要CO2培養箱。原因是什么?Hank's 平衡鹽溶液(HBS)和Earle's平衡鹽溶液(EBS)有什么本質的功能差別?
HBS和 EBS 的主要差別在于碳酸氫鈉的水平,在Eagles (2.2g/L)中比在Hanks (0.35g/L) 中高。碳酸氫鈉需用高水平的CO2平衡,以維持溶液的PH值。Eagles液在空氣水平的CO2 中,溶液會變堿,Hanks液在CO2培養箱中會變酸。如果希望在CO2培養箱中保存組織,需要用Eagles液,。如果僅僅是清洗將要在細胞培養基中儲存的組織,用Hanks液就可以了。
8. 細胞之接種密度為何?
依照細胞株基本數據上之接種密度或稀釋分盤之比例接種即可。細胞數太少或稀釋的太多亦是造成細胞無法生長之一重要原因。
9. 懸浮性細胞應如何繼代處理?
一般僅需持續加入新鮮培養基于原培養角瓶中, 稀釋細胞濃度即可,若培養液太多時, 可將培養角瓶口端稍微抬高, 直到無法容納為止。分瓶時取出一部份含細胞之培養液至另一新的培養角瓶, 加入新鮮培養基稀釋至適當濃度, 重復前述步驟即可。